早期导轨式安装基座的出现

2021-04-21 21:06:40 chaobanqiu 72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世纪早期导轨式安装基座(rail mount base)就开始出现。

导轨式设计简单点说,就是把瞄具的调整环底部滑套在机匣上的凹槽里,然后再用通过拧紧螺丝增大侧向摩擦力来固定瞄具。在这种导轨设计上安装附件时非常方便,不需要额外在枪身上钻孔拧螺丝,而且因为导轨在加工上更容易保持笔直,因此只要附件的工艺合格能够保证底部固定为直角,就基本上能够确保前后镜环的完美对齐。因为这种凹槽后来受到木工常用的楔形榫(鸠尾榫)启发,横截面常常被做成倒梯形,颇似展开的鸟尾,所以被称为燕尾式导轨(dovetail rail,其实应该翻译成“鸽尾”或者“鸠尾”才对),也称燕尾槽。后世发明的各类用来安装瞄准镜和其他附件的导轨系统其实绝大部分都是燕尾一系的,包括后来的韦弗式和皮卡汀尼式(将两侧的边棱变成了斜面,但横截面仍是顶宽底窄的形状),只不过现在“燕尾”一词特指最初那种棱角分明的倒楔燕尾导轨。

燕尾式导轨其实问题非常多。首先就是没有统一标准——因为瞄准镜的生产厂家很多,每家都有自己的设计规格,尺寸五花八门,宽度从9毫米到11毫米到14毫米样式不等(现今甚至还有超过20毫米的),甚至连楔角大小都不统一。这使得如果想为同一把枪更换不同品牌的镜环就十分头疼,经常不是过大就是过小,很难做到严丝合缝;此外燕尾导轨较窄,固定时过度依赖集中在边棱附近的摩擦力,有效表面积不够,使得瞄具受到外力时容易发生松动;还有就是燕尾导轨基本上只能用来固定瞄具,无法安装其他类附件。因为这第三个问题,导轨界面系统(rail interface system,简称RIS)——也称导轨附件系统(rail accessory system,简称RAS)——的概念后来出现,尝试提供多兼容的标准化附件平台。现在军迷常常叨叨的“导轨”、“战术导轨”其实大多指的就是RIS。


网站首页
所有产品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